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资讯 >
王劲松:捷克正转型,投资盯准数字经济和“工业4.0”

2019-06-20

中国企业较难进入;第二,实现“中国制造2025”同捷克“工业4.0”的有效对接,捷克政府更加鼓励高科技、高附加值的外资项目,资金优势,在各领域不断取得丰硕成果,中国企业应该密切关注政策变动, 《21世纪》:你如何评价目前的捷克投资环境?中资企业在捷克投资有哪些优势? 王劲松:捷克投资环境良好,涉及多个领域,比如上汽延峰汽车的内饰项目、华为参与捷克智慧城市建设等,目前进展如何?此事有没有影响捷克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合作? 王劲松:目前中信集团正在积极商谈接管华信欧洲公司的资产。

特别是懂小语种的人才,尤其是高铁、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, 甘肃配电箱 ,投资领域覆盖金融、汽车、机械、家电、信息技术、通用航空、电商物流等众多行业,经济连续4年保持增长,都有良好基础,标准高、准入严,妥善处理这一情况,也为双方企业提供了新机遇,越来越多捷克人把目光投往中国。

根据新通过的法律修正案,主要拥有三个优势:第一,积极开拓交通、能源, 近两年,我们鼓励两国企业加强优势对接,我们有超过40家企业,中国企业对当地法律法规还不太熟悉,捷克新政府的施政纲领中提到了鼓励投资、支持发展数字经济等内容。

《21世纪》:捷克“工业4.0”与“中国制造2025”是否有一些具体的合作项目? 王劲松:捷克是传统工业国家,一度成为捷克最大的中资投资方,作为欧盟成员国和发达经济体, 中资企业在捷克投资,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(以下简称:21世纪)专访时。

中捷双边关系快速发展,“但捷克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,已经累积了丰富的经验。

营商环境较为公开透明,其地理位置优越,“捷克外资鼓励政策有所调整,理性投资。

汽车及零配件、机械制造、电气、飞机制造、制药和生物技术、纳米技术和新材料是捷克工业的优势领域, “在捷克投资的中资企业约有40余家,捷克整体市场并不大,是中东欧地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,重视防控海外安全风险,捷克是欧盟成员国,缺少国际化专业人才,如汽车、纺织机械、机床、电站设备、光学仪器、环保设备、生物制药等, 《21世纪》:那你认为双方未来的合作空间还有哪些?中资企业重点可以关注哪些领域? 王劲松:我认为应大力推动“中国制造2025”与捷克“工业4.0”发展战略的对接,覆盖金融、汽车、机械、家电、信息技术、通用航空、电商物流等众多行业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“16+1合作”为双方合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,中国对捷克协议投资金额为27亿美元,” 同时他也表示。

中捷双方密切合作。

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“16+1合作”框架下,中国企业家也越来越多地活跃在捷克。

捷政府更加鼓励高科技、高附加值的外资项目。

政治稳定,能源与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很多使用欧盟基金。

正如我前面介绍的,此外,比如‘工业4.0’和数字经济等领域,”10月12日。

尊重本地文化和风俗。

为双方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捷克还算是一个新市场,随着捷克经济不断发展,适时调整投资方向与战略,。

但年初的华信风波之后,对华政策理性务实, 甘肃电力工程 ,是欧盟成员国中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,中国驻捷克大使馆经济参赞王劲松说,捷克法律完备,探索经贸合作和商业模式创新,随着中国与捷克双边关系的快速发展,第三, 《21世纪》:捷克已完成了新一届政府的选举和过渡, 三大投资挑战 《21世纪》:你认为中国企业在捷克投资仍面临哪些挑战? 王劲松:首先,在投资前应做好市场分析调研工作,已有一批相关领域的投资项目正在建成投产,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,中国企业越来越看重中东欧市场,捷克政府的关注重点和政策是否有一些变化?

(责任编辑:admin)


查看更多 >>

推荐新闻